平安好医生茅懋说,这个无人诊所面积不过几平米,却能完成问诊、取药等环节:我们用户只要坐在问诊室当中,便可以与云端的医生进行语音对话,通过对病情描述,加上诊所里配备检查设备,能够得到一个初步的问诊建议。
对于这三个中西部城市楼市成交活跃的原因,沈昕分析称,大致可以概括为人口数量多,购房需求旺盛,人均可支配收入尚可,都是区域中心城市,房地产市场仍处在增长期。其中,成交量排名前三位的城市是重庆、成都和武汉,三城去年新房成交量分别为2739万、1677万和1670万平方米。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上海和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分别为每平方米5.6万元(人民币,下同)、5.3万元和4.9万元。资料图:正在建设中的房地产楼盘易居房地产研究院22日发布的《2018年楼市50强城市排行榜》显示,去年,中国新房成交量排名前50的城市中,新房成交均价最高的城市仍然是深圳、上海和北京,三者房价在全国范围内遥遥领先。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新房均价为每平方米2.1万元,不及其他三个一线城市成交均价的一半,排名全国第7。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上海和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分别为每平方米5.6万元(人民币,下同)、5.3万元和4.9万元。
对于这三个中西部城市楼市成交活跃的原因,沈昕分析称,大致可以概括为人口数量多,购房需求旺盛,人均可支配收入尚可,都是区域中心城市,房地产市场仍处在增长期。其中,成交量排名前三位的城市是重庆、成都和武汉,三城去年新房成交量分别为2739万、1677万和1670万平方米。民生指标保持平稳,是经济稳健运行的另一注脚。
在需求侧,投资增幅有所回升,1至10月份,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7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增速比1至9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1至10月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7%,比前三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系年内首次回升。不过刘爱华也提醒,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从物价看,10月份,CPI同比上涨2.5%,涨幅与上月持平;PPI上涨3.3%,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表示,针对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逐月回落的运行态势,下半年中国官方出台多项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投向脱贫攻坚、铁路、公路及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和社会民生等九大领域,投资补短板成效初显。中国官方很多政策都是对路的,只要把改革与开放继续下去,中国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生产需求的总体稳定,为经济平稳奠定了坚实基础。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为中国经济增长开拓了更多空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成为亮点另外,规划建设里程7700公里,其中在建里程超过6000公里。
中国交通运输部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过6000公里。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保障国人生命财产安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王绣春呼吁,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激发广大从业人员立足本职、刻苦钻研的工作热情,推动全行业形成崇尚高技能人才、学习高技能人才、争当高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力争培养建设一支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队伍,推动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部披露,13日,第十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捷安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王绣春强调,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从业人员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发迫切。记者14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截至2018年10月底,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24个省份的35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63条、总里程4909公里(不含市域轨道交通)。
加快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特别是列车驾驶员、行车值班员、行车调度员等重点岗位人员技能水平、知识水平,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养老服务业还属于新兴产业,规模尚小,投资收益不足,但与其他行业关联密切,服务群体日益壮大,因而对整个国民经济仍有着巨大的贡献。
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仍十分明显。上海静安区公办民营的乐宁老年福利院仅能提供167张床位,虽然价格在每月4000~5000元,且只对静安区户籍老人开放,却仍然供不应求,导致一个床位需要等待近十年的情况出现。产融结合可否作为破局之道?养老产业需求繁杂、个体差异显著,因此,目前不但没有以养老产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而且很难有一个机构能够找到真正成熟的模式,并满足养老全部需求。并且,目前国内养老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项目经营主要模式仍停留在提供休闲、娱乐、医疗配套设施等,缺乏养老产业核心的人文关怀和全面服务照顾。同时,养老地产的房地产开发商缺乏养生、护理和治疗等技术资源,做物业管理又力不从心。养老服务业自身的经济创造能力并不强大,但对其他行业却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
然而,据记者了解,与迅速激增的养老需求相比,各大城市养老院一床难求的现象却愈演愈烈,这也直接制约了养老产业实质性的发展。然而,虽然进入养老机构的企业越来越多,受到未富先老问题的困扰,多数人购买养老服务的能力仍然偏低,不少养老住区项目收费过高,月租过万元、缴纳数十万元会费等,都超出多数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这就造成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闲置。
在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早已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民间资本、外商投资进入养老健康领域,提倡加强社会力量在养老产业的中坚力量,鼓励养老服务开始从鼓励非盈利性转向运营主体多样化发展。系统通过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型,允许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的供应商在平台上架或者预售自己的产品,同时每个机构/社区养老产品的个人持有者对于自己产品拥有完全的定价权,交易方式灵活,降低中心化定价模式的成本,这样就可以将交易方式与投资方式多样化。
究其原因,舍不得离开家、居家消费的传统观念仍然在限制着养老产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数目巨大的50、60后新增老龄人口又多为独生子女,使得养老问题及相关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刚性需求。
参照国际养老产业机构及广泛的实地考察之后,回国开展养老业务的法国万事达公司总裁吴琅认为,养老医疗资产成为可以量化、流转、交易、增值的数字资产,才能更好地帮助地产供应商最大限度减低资金回笼周期。根据全国老龄委的数据,2010 年中国老年人年需求为1万亿元,这一数字在2050年将达到5万亿元。养老产业属刚性需求近期,国家人口计生委、全国老龄委对我国未来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预测结果显示,2015年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年均增长一千万左右。不到20年时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14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
井喷的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使得养老问题异常严峻。据国家发改委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共计15.6万个,各类养老床位达到700多万张,从业人数超过70万人。
作为养老医疗产业的最后一环,将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都很难取代机构养老提供的作用,而如果机构养老的床位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也必定将影响养老产业中养老旅游、老年用品、老年教育等相关养老产业的消费扩大。这一数字将随着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而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远高于GDP的增长率。
由于养老地产配套设施多、投资金额高、运营维护标准高,因此先期投入资金要求高。目前,养老分为三种主要方式,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
由于政策、市场、资本和运营多种风险并存,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岳树民坦言,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步伐。借助平台化发展产融结合,适当提高养老产业的投资回报率,才有利于社会资金源源不断地投资养老产业。利润模式影响养老产业快速扩张养老产业是以养老机构为载体,通过提供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及休闲娱乐等需求的服务,逐渐形成的新兴产业。《2018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演进及投资价值研究》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人均健康管理信息化投入约2.5美元,仅为美国的3%,而我国老龄人口数量是美国老龄人口数量的近3倍。
随着50年代出生高峰人口即将步入老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已步入高速发展时期。不过,随着行业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恶性竞争等,届时国家可能对已有政策进行调整,从而带来一定的政策风险。
《2018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及 2018 年人口走向分析预测》出具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空巢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51.3%。据记者调查了解,以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为例,仅能提供1100张床位,而排队登记的老人一度超过了10000人,是可供应床位数量的10倍。
业内人士指出,从市场角度看来,创设市场主体,可以建立一个类似于京东大众点评一类的养老服务供给索引平台,为老人提供便捷的沟通、筛选出优质的服务供应商、供给高效的个性化服务、以及提供多元化的支付模式。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上海。